在重新掌握白宫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程度明显提升,甚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任美国总统,表现得格外与众不同。巴西总统卢拉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公开批评特朗普称:“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像美国这样的大国总统,应当谨慎发言,减少上网的频率,更加专注于履行国家元首的职责。应该更多思考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全球和平,而不是每天都看到媒体上充斥着令人不快的言辞。”特朗普的频繁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他的话常常自相矛盾,因此有不少人戏称他为“特不靠谱”。虽然这只是对他的一种戏谑,但如果因此认为特朗普完全没有战略眼光、缺乏深谋远虑,那就错得离谱了。
在伊以冲突爆发前,以色列曾向美国提出要求,希望与美国联手共同对抗伊朗,但特朗普却明确拒绝,声称美国不会直接介入此冲突。此时,美伊之间因核问题已在阿曼展开多轮谈判,下一轮的谈判即将开始。特朗普一直倾向于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问题,而非通过军事冲突。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国债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特朗普自然不希望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战争开支。因此,他一开始坚决拒绝了军事干预。但随着伊朗持续的反击,以色列的防御系统逐渐被消耗殆尽,几乎无法应对伊朗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眼看着以色列的防线岌岌可危,特朗普最终不得不做出回应。美国决定对伊朗的地下核设施发动空袭,使用了巨型钻地弹,特朗普称其目标是“完全摧毁”这些设施。
展开剩余67%然而,事情并不像特朗普所宣传的那样顺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很快指出,特朗普夸大了空袭的战果。美国中央司令部对B2轰炸机空袭福尔多核设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这次空袭的效果并不如预期,伊朗的铀浓缩库存并没有被摧毁,核设施的离心机几乎没有受到损害。空袭所带来的唯一效果是,伊朗的核计划被推迟了几个月,但并未根本阻止其进程。
随后,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穆罕默德·伊斯拉米发表声明,表示伊朗已经采取措施,确保核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伊朗明确表示拒绝与美国重新开始核谈判。尽管特朗普威胁称,如果铀浓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将考虑再次对伊朗进行空袭,但此时美国和以色列都没有明确的情报支持他们找到伊朗的新核设施。特朗普的强硬言辞其实是为了向伊朗施压,促使其重新坐到谈判桌前。如果伊朗拒绝谈判,特朗普可能就会再次采取军事手段。除了言辞威胁外,特朗普还提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方案,表示愿意向伊朗提供300亿美元的投资,以支持其民用核设施的发展。众所周知,伊朗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经济形势相当严峻,300亿美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这笔钱并不是美国自己掏腰包,而是让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包括卡塔尔和沙特等国家来出资。美国对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轰炸后,伊朗曾威胁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而该海峡是全球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若伊朗真的实施这一威胁,将会严重影响石油出口国,尤其是沙特和其他中东国家的经济利益,这使得这些国家的立场变得更加微妙。
在此背景下,伊朗又对位于卡塔尔的美国空军基地发射了导弹,卡塔尔对此表示抗议,称伊朗侵犯了其领空。这一系列事件使得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原本不太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被进一步削弱。特别是,特朗普要求沙特和卡塔尔等国出资300亿美元,以支持伊朗发展民用核设施,这无疑会加深这些国家与伊朗的矛盾。
一旦伊朗失去了中东盟国的支持,它可能会成为该地区的“孤岛”。到那时,美国便能在没有太多阻力的情况下,操控整个局势。不得不说,特朗普这一策略非常高明,成功将伊朗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推向了更加紧张的局面。接下来,关键就在于伊朗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能否打破特朗普精心设计的困境。
发布于:天津市永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